免费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成人午夜91精品麻豆剧场_免费影院在线_精品国产成人三级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首頁 > 故事新聞 > 閱讀詳情

“吳文昶杯”全國新故事征文大賽頒獎系列活動在杭州桐廬舉行

發布時間:2022-09-05 19:07:53    來源:故事大全網    閱讀次數:1258

9月5日上午,全國首個以故事家名字命名的故事專業大賽——“吳文昶杯”全國新故事征文大賽頒獎活動在杭州市桐廬縣舉行。大賽自征稿后就受到全國故事界的廣泛關注與參與,共收到來自全國25個省市區稿件3300余篇,創下了近年來故事征文比賽的新高。活動現場還舉行了《我和桐廬故事的故事》新書首發儀式等系列活動。

A+A-

9月5日上午,“吳文昶杯”全國新故事征文大賽頒獎活動在杭州市桐廬縣舉行。今年是“江南故事大王”吳文昶逝世二十周年,為更好地傳承他的精神,桐廬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聯合國內四家著名故事刊物《山海經》雜志社、《故事會》雜志社、《上海故事》雜志社、《鄉土野馬渡》雜志社以及杭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共同發起了全國首個以故事家名字命名的故事專業大賽——“吳文昶”杯全國新故事征文大賽

活動共收到來自北京、上海、浙江、安徽、福建等20多個省市的1000多位作者的3300多篇來稿?;顒蝇F場縣文聯黨組書記、主席周春兒宣讀了獲獎名單,桐廬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周媛玉、杭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邵毅霞為獲獎者代表頒獎。

“吳文昶杯”全國新故事征文大賽頒獎典禮
▲“吳文昶杯”全國新故事征文大賽頒獎典禮

吳文昶是桐廬故事界中最受尊敬的開山鼻祖,多年來為鄉民們寫故事、講故事,跑遍了全縣400多個村;他為挖掘故事創作和演講人才,在上世紀70年代末帶出了一支2000多人的“桐廬故事大軍”。

當吳文昶離去二十年之后,人們在此聚首,卻發現過去依然歷歷在目?!岸赀^去了,大家卻都還記得他。”吳文昶的大兒媳姚玉英說。

姚玉英女士發言
▲吳文昶兒媳姚玉英女士發言

為了更好地記錄吳文昶精神,活動現場舉辦了《我和桐廬故事的故事》新書首發儀式,該書主編方賽群說:“從策劃點子到全書定稿,我們只用了1個多月的時間,這本書記錄了桐廬故事這十年來所發生的大事件,同時也記錄了桐廬故事人傳承吳老師甘為人梯精神的一個個真實的故事?!?

吳文昶徒弟方賽群老師發言
▲吳文昶徒弟方賽群老師發言

《我和桐廬故事的故事》新書首發儀式
▲《我和桐廬故事的故事》新書首發儀式

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方一凡、縣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祝均和縣民協副主席奚元良為桐廬縣圖書館、桐廬縣城南小學、桐廬縣學府小學贈書。

贈書儀式
▲贈書儀式

同時,縣領導周媛玉和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得主、中國民協故事委員會副主任郁林興共同為“郁林興故事名家工作室”揭牌。

“郁林興故事名家工作室”揭牌
▲“郁林興故事名家工作室”揭牌

桐廬故事沙龍成員朱芝云說:“我們是鄰居、同事、朋友,每次他想到一個故事總會跑到我家來講給我聽。如今桐廬故事代代相傳,且吳文昶的人品、藝品都被很好地傳承下來了?!?

“江南故事大王”吳文昶經典故事座談會側記

9月5日,桐廬縣葉淺予藝術館中庭,秋光如瀑布般沿著天井的瓦檐傾瀉下來。

“20年過去了,大家卻都還記得他,他一生與故事結緣,身后有龐大的‘追星族’,他出現在哪里,哪里就是笑聲一片……”首個發言的是姚玉英,她是吳文昶的大兒媳。

在她的娓娓道來中,一生給大家帶來太多歡樂的“江南故事大王”吳文昶卻讓現場多數人都紅了眼眶。

他是桐廬故事界中最受尊敬的開山鼻祖,是他看到農村生活閉塞,文化活動匱乏,最先開始為鄉民們寫故事、講故事;是他跑遍了全縣400多個村,挖掘故事創作和演講人才,并在20世紀70年代末一手培養起覆蓋了整個桐廬縣的,一支2000余人的“浩浩蕩蕩的故事大軍”。

他是個能演講、能寫作、能進行理論研究的“全天候”故事大王,他只讀過六年書,卻是個沒底兒的故事簍子,連續三屆奪得江、浙、滬故事大會中創作一等獎,發表多篇故事論文,多次登上大學講壇,20余萬字的《吳文昶故事集》由上海文藝出版社隆重推出,《新故事理論概要》把他列為全國四大故事家之一,對他的創作道路、藝術成就加以研究論述……

其實,他是大器晚成的,講掉了兩副假牙,老臉皺成了一團,“故事大王”的桂冠再落到他的頭上。為何?因為他把心思都撲在了當伯樂帶徒弟上。騎著嘎嘎作響的破車,足跡踏遍春江兩岸的每個村莊,邊向鄉親們傾倒滿筐滿婁的故事,邊在田間地頭跟徒弟們傳經送寶,爾后又將戰場轉向學校,他四處奔波,組織發動,手把手教,甚至開小灶強化訓練,帶出的一批小徒弟也在省、市比賽中連連得手。而他正式收徒的兩個學生豐國需、方賽群,雙雙獲得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山花獎。在他們的帶領下,杭州桐廬和余杭都先后摘得“中國故事之鄉”的牌子。

國需老師在吳文昶經典故事回顧專場暨桐廬民協2022中秋故事會上講故事
▲豐國需老師在吳文昶經典故事回顧專場暨桐廬民協2022中秋故事會上講故事

而今,吳文昶盡管已逝世二十周年,但令人高興的是,當年由他開創的故事事業依舊在蓬勃發展。故事演講、故事培訓、故事創作活動深入人心。桐廬的“小故事大王選拔賽”,至今已連續舉辦二十余屆;桐廬的故事沙龍組織已持續正常開展活動三十五年,從這里產生的優秀故事,獲得無數全國金獎、銀獎,甚至還獲得了代表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的“山花獎”。就在上個月,在浙江第四屆民間故事會征文活動中推選出的30篇“浙江年度好故事”中,桐廬縣的作者就占了4篇。

當天,在座的與會人員都是江浙滬故事界的專家學者、故事愛好者們,他們都是師從吳文昶的學生、與他探討請教的同行,以及桐廬故事的愛好者等。

吳文昶徒弟、故事名家豐國需
▲吳文昶徒弟、故事名家豐國需

故事家徐永革參加活動
▲吳文昶徒孫、故事家徐永革參加活動

“故事作為桐廬四大特色文化品牌之一,如今已在桐廬形成‘山花爛漫’之勢,離不開故事沙龍這一載體。”桐廬故事沙龍成員黃水晶說,從桐廬新故事鼻祖吳文昶開始,就有一條鐵律:提出故事素材的第一人,就是這個故事的所有人,不管最終有沒有創作成為文字,他都擁有其‘專利’,其他人對作品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從故事情節到人物語言逐一推敲,努力促其成篇。黃水晶說,他就是這條“鐵律”的多次得益者。

“在去年文藝人才授牌儀式的發言中,我給了自己一個定位,我是一座‘橋’:一座連接故事先輩和故事新人的‘橋’。”作為吳文昶先生的徒弟,方賽群動情地說,“我是吳文昶先生的學生,我和師兄豐國需一樣,這十多年來一直致力于傳承和弘揚吳文昶先生故事創作的技藝,還有他為了事業‘甘為人梯’的精神?!?

“我是與桐廬文化事業一起成長的見證者和參與者?!蓖]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周媛玉表示,文化事業的發展是一場接力賽,桐廬故事能取得好成績,是因為有一批緊跟時代不離不棄熱愛故事的人。十余年來,桐廬民協還克服困難,先后公開出版《我與江南故事大王吳文昶》、《母親的除夕夜》、《老師再給你上一課》等故事書籍十余本,不斷擴展桐廬故事的影響力。也希望桐廬民協能持續擦亮“中國故事之鄉”的金名片,不斷緊貼時代深入生活,寫出更多喜聞樂道的好故事。

時光荏苒,回首往事,吳文昶先生留存于世的學術著述、人梯精神,讓后人神往與崇敬。而以紀念吳文昶逝世20周年為契機,座談會還舉行了《我和桐廬故事的故事》新書首發式,本書由桐廬縣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為主體創作,方賽群、潘曉煒共同主編,經過1個多月的高效運作后正式出版發行。活動策劃了向桐廬縣圖書館、桐廬縣城南小學、桐廬縣學府小學贈書。

值得一提的是,“吳文昶杯”全國新故事征文大賽自征稿后就受到全國故事界的廣泛關注與參與,共收到來自全國25個省市區稿件3300余篇,創下了近年來故事征文比賽的新高,現場也對部分“吳文昶杯”全國新故事征文大賽的獲獎者進行了頒獎。同時,“郁林興故事名家工作室”揭牌落戶桐廬,也將進一步強化故事創作人才的隊伍建設,助推桐廬故事再上新臺階。

“藝心永向黨 喜迎二十大”“吳文昶杯”全國新故事征文大賽頒獎系列活動合影
▲“藝心永向黨 喜迎二十大”“吳文昶杯”全國新故事征文大賽頒獎系列活動工作留影

閱讀更多精彩
相關內容
  • 互聯網上的“故事盛宴”

    互聯網上的“故事盛宴”

    創業故事、百姓故事、愛情故事、歷史故事、圖片故事,“故事派對網站”開辦5年來,從開始鮮為人知到日訪問率達6萬多人次,已成為目前國內最紅火的故事專業網站。故事會的活動天地也從傳統的書場、茶樓,走進了網絡世界。誕生在古運河南端的全國首家故事專業網站,讓故事會有了一個嶄新的天地。聽故事,讀故事,寫故事,講故事,形形色色的故事匯集在互聯網上。

  • 第五屆浙江省民間故事會征文活動結果出爐

    第五屆浙江省民間故事會征文活動結果出爐

    第五屆浙江省民間故事會截稿共征集稿件238篇。經過評審共推選出浙江年度好故事作品10篇、優秀故事作品20篇、入圍作品20篇,從2024年10月23日至10月30日公示。

  • 首屆全國故事學術研討會暨“中國故事大會青少兒故事會”啟動儀式成功舉行

    首屆全國故事學術研討會暨“中國故事大會青少兒故事會”啟動儀式成功舉行

    首屆全國故事學術研討活動暨“2024中國故事大會青少兒故事會”于6月29日在上海奉賢區博物館召開。來自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和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共話中國故事的傳承與創新發展。

  • 《上海故事》2024年約稿函

    《上海故事》2024年約稿函

    《上海故事》堅持健康的格調品味、鮮明的時代精神、濃郁的生活氣息、清新的語言風格,適應讀者快節奏閱讀需求,做到輕松好讀,愉悅美感。每年12期正刊,每月2日出版。2024年約稿、投稿信息詳見全文。

熱門內容
最新發布

Copyright © 2025  www.inductheatwell.com  故事大全網   版權所有“小故事,大道理!”   聯系郵箱:gushidq@qq.com   Sitemap

國家工信部備案:晉ICP備2024046216號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講故事、寫故事、故事征文/評選+V:gushidq

360網站安全檢測 中國文明網